提到補牙,你會想到什麼?也許是阿公阿嬤的銀牙?
沒錯,以前補牙都用銀粉,不過銀粉現在已經慢慢退出補牙界,
因為它會釋出汞離子,這是一種有毒物質,還會讓牙齒變黑。
後來,補牙界的材質又出現新人──複合樹脂。
用這種材質補牙,不細看的話不會有人發現你補牙。
只是沒想到複合樹脂跟著我們喝湯、吃冰會熱脹冷縮,
不久就會和真牙產生縫隙、藏污納垢…
然後會口臭,還容易二次蛀牙。
台南佳美牙醫的塗祥慶醫師指出,銀粉和複合樹脂都已經過時了。
現在最理想的補牙材質是──陶瓷!
提到補牙,你會想到什麼?也許是阿公阿嬤的銀牙?
沒錯,以前補牙都用銀粉,不過銀粉現在已經慢慢退出補牙界,
因為它會釋出汞離子,這是一種有毒物質,還會讓牙齒變黑。
後來,補牙界的材質又出現新人──複合樹脂。
用這種材質補牙,不細看的話不會有人發現你補牙。
只是沒想到複合樹脂跟著我們喝湯、吃冰會熱脹冷縮,
不久就會和真牙產生縫隙、藏污納垢…
然後會口臭,還容易二次蛀牙。
台南佳美牙醫的塗祥慶醫師指出,銀粉和複合樹脂都已經過時了。
現在最理想的補牙材質是──陶瓷!
拒絕反式脂肪!8大類食品暗藏地雷
華人健康網 2015年9月9日 22:29
攝取過量反式脂肪,不僅容易導致肥胖,更會傷身!衛福部食藥署於日前宣布,最快將於2018年底,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反式脂肪(不完全氫化油),以降低食用過多反式脂肪對健康造成危害。董氏基金會捷醒,日常生活有8大類食品含有反式脂肪,應避免過量攝取,才不致危害健康。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牙齒黃的情況,讓我總是不敢開口大笑,
那天和朋友聚會吃飯,突然發現她的牙齒變得白又自然,
她才跟我說去做了牙齒的冷光美白,也是現在很夯的牙齒美白術啊~
她說她是選擇到口碑很好、加上很多人推薦的高雄人本自然牙醫診所做的,
朋友說不少人都是推薦人本自然的服務素質佳,診所環境跟器材也很新穎
最重要的是,人本自然的院長施昆育醫師技術非常好,
不管是植牙、牙齒美白還是牙周治療,都是施昆育醫師的強項,
讓我很放心的打了人本自然的電話去預約^^
吃太鹹傷腎、鈣流失 還容易長皺紋
華人健康網 2015年9月3日 15:30
【核心提示】:隨著生活水準提高,對食物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了。這種嚴格不僅存在於食材的選擇,還在於食物的口味。很多人吃重口味,覺得這樣才夠味,殊不知重口味對健康非常不利,吃得太鹹不但傷腎、導致鈣質流失,還會令人長皺紋等等。
裝過金屬假牙的朋友都知道,時間一久,假牙多少都會出現問題
就像我一樣,小時候在牙醫推薦下裝設金屬材質假牙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卻因牙齦萎縮而導致牙齦和假牙交接處變黑
咬合起來老覺得怪怪的、不舒服,進而影響飲食
所以在朋友推薦下,決定求助在台南非常有名的牙醫診所
也就是非常多朋友分享看診推薦心得的台南佳美牙醫
市售發酵乳糖驚人 手做低卡優酪乳
華人健康網 2015年7月10日 10:30
飯後一杯優酪乳,健康減肥沒煩惱?優酪乳一直被視為健康減肥的法寶之一,但市售優酪乳普遍添加高量的糖和人工添加物,喝多了恐怕減肥的目的還沒達到,健康就先「閃紅燈」了!董氏基金會建議,想喝健康的優酪乳,可以自行DIY。
挺、翹的海鷗鼻、堅挺的山根、柔潤的心形蘋果肌、瓜子臉……在醫美科技發達的現代,這已不是遙不可及的美夢。想要彌補先天的不完美,甚至不必往臉上動刀,只需透過微整注射,就能提升臉孔的美麗指數。備受網路推薦的台中采醫馥麗診所院長黃惠玲將分享如何不透過侵入性手術,就能打造妳的完美鼻形和蘋果肌。
瘦子也會有脂肪肝?傷肝NG別再犯
華人健康網 2014年7月10日 10:00
身材「三比八」,怎麼會有脂肪肝?多數人常誤認為脂肪肝只會出現在胖子身上,卻忽略除了肥胖會造成脂肪堆積外,飲酒過量、慢性病等因素,都會導致肝臟代謝出問題,囤積大量脂肪,形成脂肪肝。因此,即使身材窈窕,脂肪肝問題一樣會找上門
關於白內障這個名詞,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但你知道高度近視併發症就有可能引發白內障嗎?
我也是最近在高雄陳征宇眼科的陳征宇醫師就診時,才了解高度近視併發症有這麼多,陳醫師說併發症當中,除了白內障,還有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等
讓我了解原來白內障不是只是老人的毛病,像我這樣年紀只有30也可能發生
陳征宇眼科在高雄地區頗有名氣,陳征宇醫師更是白內障手術權威
網路也有許多推薦陳征宇醫師醫術的文章,也讓許多白內障患者不遠千里也要來找他
一坐到診間,我就開門見山了當的說:我視力非常模糊不清,希望陳征宇醫師能拯救我,初步檢查之下,陳醫師判斷是高度近視併發白內障,才導致模糊不清的狀況,要更換水晶體才會改善,右眼的狀況尤其嚴重…
這是我右眼點眼藥水將瞳孔散大後透過儀器照出來的樣子
壓力破表?補充糙米牛奶薏仁全穀食物減壓
華人健康網 2015-08-14
每天被工作進度追著跑,待辦事項永遠做不完,壓力真的好大!別緊張,舒緩壓力有方法,只要吃對食物就有幫助。營養師指出,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要少吃會增加壓力的「升壓食物」,並補充「減壓食物」。
想要對抗壓力,除了適度運動和充足睡眠,吃對營養也是關鍵。營養不均衡,可能造成體力與腦力上的壓力,而壓力太大,又會增加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因此,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還要少吃會增加壓力的「升壓食物」,並補充「減壓食物」。